长宁
(相关资料图)
15类113项措施带动项目跑出“加速度”
长宁区昨天召开2023年重大项目签约大会暨重大工程开工仪式,发布《长宁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(营商环境6.0版)》,推出长宁区2023版“八张改革特色牌”。与此同时,20家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,一批重大工程既有开工又有竣工,为2023年经济工作吹响冲锋号。
《行动方案》共15类113项具体措施,围绕政务服务、企业服务、人才服务、贸易便利化等重点环节,特别强调对科创产业扶持及人才培养。长宁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叶鹏举表示,将进一步强化进度管理,带动各类项目跑出“加速度”,让好项目不缺土地、好产业不缺空间,让好项目好产业“轻装上阵”。
活动现场,20家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,总投资约282亿元,产业涵盖“五型经济”、“互联网+生活性服务”和航空服务、时尚创意、人工智能、金融服务、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及新赛道项目。
作为昨天签约企业之一的亚马逊创新中心上海分公司,不久前在长宁区完成注册登记,其智能硬件与服务亚洲战略总监章纯对于长宁区“店小二”们给予的政策指导连连点赞。随着上海分公司的设立,亚马逊智能硬件与服务以及全球物流两大业务板块均已落地上海。
长宁区的项目帮办服务,同样让新签约企业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到便利。上海朗绿计划将总部落户长宁区,同时也在进行企业上市申请。目前,服务专员已就相关政策、手续申报等问题进行解答,跨前提供更多服务、减少相关流程,用这道“加减法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上海朗绿建筑总裁、创始合伙人申乐莹表示,落地长宁区,将为辖区内各类建筑提供绿色低碳的整体解决方案,并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体系,进一步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,依据长宁区低碳化、数字化、高品质发展等特色,开展绿色低碳技术赋能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。
据了解,2023年长宁区推进市重大工程7项、区重大工程30项,区重大工程总投资额超过634亿元,计划竣工项目16个,总建筑面积136.8万平方米。其中,当天大会共有9项重大工程参与签约,总投资约180亿元。晶耀虹桥、虹桥东片区P地块等5个工程项目开工,海粟文化大厦、虹桥联合大厦等4个工程项目竣工交付,工程项目包括甲级写字楼、商业综合体、城市更新等新建载体。
新发布的“长宁优化营商环境6.0版方案”还将在坚持“容缺、容错,扶新、扶特”的基础上,将做精做优多年秉持的“三级三系”联系服务企业机制,并推出区内重大项目审批手续全流程帮办服务,主动跨前回应企业诉求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。(本报记者 祝越)
普陀
探索“系主任”“班主任”机制做深服务能级
“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。我们举行政企早餐会,就是想第一时间和企业携起手来,继续优化营商环境,共同谱写普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”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的早晨,十余位企业代表与普陀区领导齐聚一堂,吃了一顿特别的新春开工饭。
记者昨天从普陀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了解到,早餐会上,新老引进企业、传统与新兴企业均衡并举。更重要的是,在餐后跟进服务上,普陀区正不断探索“系主任”“班主任”系列服务机制,做深企业服务能级。
近年来,随着营商环境逐步改善,普陀区形成了产业链企业不断集聚的良好局面。对此,2022年普陀区建立了重点企业服务“系主任”“班主任”工作机制。根据所属企业系列,理出了36个“系”,由相关区领导担任“系主任”,相关行业或街道镇、地区中心领导担任“班主任”,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。
自2012年“饿了么”落户普陀区以来,已累计在普陀区注册相关企业近30家。“去年5月下旬,我们面向商家推出降费补贴数亿元,面向骑手提供千万元额外补贴等,短期资金周转压力很大,‘系主任’‘班主任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第一时间推荐了‘靠普贷’专项融资政策。”饿了么财务总监姚静回忆,普陀区政府还牵线银行机构上门服务,提供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,助力企业获得低成本授信2亿元,解了燃眉之急。
在“系主任”“班主任”的推动下,“靠普贷”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,推动了市场复苏和经济重振。截至目前,累计7批共563家企业纳入“靠普贷”需求名单,贷款需求总计75.56亿元,推送比例98.93%。经银企对接,初步达成贷款意向企业310家;完成授信154笔,授信金额40.59亿元;放款129笔,放款金额20.32亿元。
同时,“系主任”“班主任”机制也增强了区域产业链韧性,达到“引进一家、带来一串、落地一个、带动一片”的目的,形成集聚效应。
致慧医疗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不久前刚刚落户普陀区,董事长陈炳地对此感同身受。致慧医疗脱胎于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科研项目,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参与了科研成果孵化和项目引荐。“经园区引荐,从最初接触到区科投公司,再到后面接触到区商务委、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的专班工作人员,我切身体会到,‘班主任’正脚踏实地为企业解决困难。”他说,“只要提出需求,专班很快就回应,牌照办理等相关问题都一一解决,还量身定制了一套包括租金减免、开办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,十分贴心。”受此鼓舞,陈炳地说,未来企业将扎根普陀区,设立企业研发及销售中心。这一项目的落地,也将带动一批相关研发服务企业进驻,进一步完善生命健康产业图谱。(本报记者 张晓鸣)
宝山
以“开工一件事”集成服务引来“明日之星”
沿着G1503绕城高速向南行驶,穿过吴淞大桥后的一排彩绘建筑群惹人注目,这里便是宝山区长江软件园。今年3月承葛医药集团上海总部将正式落户此地,包括制药总部、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全产业链环节,总投资约10亿元,达产后预计产值约4亿元。
从计划入驻到正式迁居,承葛医药仅用了短短半年。落地环节之快,离不开行政审批服务方面的集成创新。“通过‘开工一件事’的集成式审批服务,让企业一旦取得施工许可证后,直接实现‘水电通’,大大缩短施工期。”宝山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高虹军介绍,以往,水、电、气等部门分头踏勘、报装,往往时间长、环节多。但如今,通过各部门信息共享、联合踏勘,审批从串联改为并联,审批时长也缩短了数月,为企业抢抓进度赢得宝贵时间。他进一步解释,看似简单的通水通电,牵涉的部门多、流程复杂、申请材料专业性强。此前,不少企业万事俱备,恰恰就卡在了“通水电”上。如今,由政府部门牵头协调,以系统集成改革换来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感受度。
翻看最新发布的《2023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举措》,“开工一件事”赫然在列。同时,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,这项举措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升级版。根据文件,宝山区将打造“开工一件事”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服务,企业按需点单、政府跨前服务。“不同行业、领域的企业,所需的开工资质、证照不同,下一步还将联动规资、交警、水务、绿化等部门,以更大力度的集成创新,不仅加速推进重大项目进度条,也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受益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事实上,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窗口服务,正是承葛医药这类高校创业者们的期许。眼下,承葛医药所在的菌群移植领域成为生物医疗新赛道,这一细分市场的全球规模约500亿美元。目前,与该企业合作的三甲医院已达300家。
问及为何看好上海,承葛医药负责人姚恩峰将其归结为平台、人才和上市服务三个方面的优势。“市场主体就像‘候鸟’,哪里的营商环境好,人才就往哪走、资金就往哪流、项目就在哪建。”他表示,此次宝山区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新政中,不乏戳中企业痛点的重要举措。譬如,严格实施各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、建立区级企业住所信息标准化数据库、建设“宝就业”服务平台等。“规则上的公开透明,服务机制上的数字标准,让我们敢于向风险难度更高的创新项目发起挑战。”姚恩峰最后说。(本报记者 王嘉旖)
作者:祝越 张晓鸣 王嘉旖
图源:视觉中国
编辑:施薇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Copyright 2015-2022 热讯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